网站首页|联系我们 | 在线销售

蜡梅简介
Introduction

蜡梅栽培历史

   蜡梅原产于我国中部地区,后传入日本、朝鲜等邻国。目前国外栽培数量不多。蜡梅树龄可达数百至数千年。江苏、北京、上海等地目前发现多株明清时代栽培的蜡梅,其中北京卧佛寺、外交学院附近发现的蜡梅树相传树龄均超过千年。其中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要数河南鄢陵,其中宋代文人黄庭坚在其《山谷集》中有记载山谷书此诗后云:“京洛间有一种花,香气似梅花,亦五出,而不能晶明,类女功撚蜡所成,京洛人因谓蜡梅”。由此推算鄢陵蜡梅种植至少已有近千年。

   起始阶段(南北朝时期)蜡梅栽培起始期可考证到北魏时期。清顺治《鄢陵县志》记载:“鄢陵蜡梅不知有自何时,承平时鄢为独胜”。据考证,历史以“承平”为年号的,均在南北朝时期,其中北魏拓拔余年号“承平”,承平元年即公元452年。根据《中国通史》记载“公元423年魏夺得司州(今洛阳)全部,豫州大部。。。。。”记载至公元452年拓拔余即位期间29年南北混战,古时鄢陵属豫州,因此应在拓跋氏管理之下。若以此为据,鄢陵种植蜡梅历史有1500年之久。

    普及时期(唐宋时期):唐代以前,由于蜡梅和梅花花期较近,花型相似,且均先花后叶,常被误认为为同一物种。唐代诗人杜牧有七言散句:“腊梅迟见二年花”,腊梅即蜡梅。

   北宋年间,建都开封。鄢陵更是成为都城京畿之地,因鄢陵地势平坦加之成为南北方交通要道,且宋人有建园围圃之风,一时间达官显贵、乡绅富豪纷纷在鄢陵建圃修园。于是就在鄢陵出现了大批以种植花木为生的农户,形成了以辐射四周、方圆数十里的花卉种植区。江陵诗人曹汴北上路过此地发出:“一入鄢陵望眼迷”的赞叹。鄢陵所产花木品种繁多,以蜡梅声誉蕞高。

    南宋时期,中原政权政治中心南移,名门望族以及富豪乡绅举家南下,将众多花木品种带至南方。浙江、江苏地区逐渐开始栽培蜡梅,淳熙十三年,即公元1186年,范成大在其《范村梅谱》中首次记载了蜡梅栽培的品种:“蜡梅,本非梅类,以其与梅同时,香又相近,色酷似蜜脾,故名蜡梅。凡三种,以子种出不经接,花小香淡,其品最下,俗谓之狗蝇。梅经接花疏,虽盛开花常半含,名馨口梅,言似僧磐之口也。最先开,色深黄如紫檀,花密香秾,名檀香梅,此品最佳。蜡梅香极清芳,殆过梅香,初不以形状贵也,故难题咏。山谷简斋但作五言小诗而已。此花多宿叶,结实如垂铃,尖长寸余,又如大桃奴子在其中。”其中明确记载了“磬口”、“檀香”、“狗蝇”三种蜡梅名称;阐述了蜡梅的种植方法“嫁接”;蜡梅香味优于梅花香味。《咸淳临安县志》提出蜡梅有数品,以“檀香”“磬口”者为佳。由此可见唐宋时期蜡梅栽培已经非常广泛。

    昌盛时期(明清时期):到了明清时期,人们对蜡梅的认识就更加清楚了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:“”蜡梅,释名黄梅花,此物非梅类,因其与梅同时,香又近似,色似蜜蜡,故此得名”又云“蜡梅小树,丛枝尖叶。种凡三种∶以子种出不经接者,腊月开小花而香淡,名狗蝇梅;经接而花疏,开时含口者,名磬口梅;花密而香浓,色深黄如紫檀者,名檀香梅,最佳。结实如垂铃,尖长寸余,子在其中。其树皮浸水磨墨,有光采。”。其中明确记载了“磬口”、“檀香”两个品种。王世懋《花疏》记载“蜡梅,是寒花绝品,人言腊时开,故以腊名,非也,为色正似黄蜡耳,出自河南者曰磬口,香色形皆第一,松江名荷花者次之,本地狗缨下矣,得磬口,荷花可废,何况狗缨。”明朝时期除了宋代的磬口和檀香有多了“荷花”一种。

   到了清代,蜡梅栽培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。据《鄢署杂钞》中记载:“鄢陵素心蜡梅,其色淡黄,且心洁白,高仅尺许,老杆疏枝…”.由此得清代已经出现了“鄢陵素心蜡梅”这一品种。清代大学士王士祯《寄梁日揖》记:“梅开腊月一杯酒,鄢陵蜡梅冠天下”。由此可鉴鄢陵蜡梅种植的盛况。

   近代发展:近代蜡梅种植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,尤其是1985年以后,植物学界更是围绕蜡梅分布、蜡梅化学成分分析、蜡梅细胞研究、蜡梅分类等方便做了大量的工作,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,人民群众对蜡梅的认识也更加深刻。

了解更多:

蜡梅生物学特征  蜡梅栽培与野生分布  蜡梅科属  蜡梅生物学特征 蜡梅栽培历史 古蜡梅品种 蜡梅文化